番茄进入熟果期 钟鑫媛 摄
走进这座“农业梦工厂”,让人最直观的感受是“清新”,没有传统菜园里的泥泞,白色是整个基地的主色调,一排排番茄秧苗统一生长在一块密封的长条形栽培基质上,每株秧苗根部插有一根小细管,整个种植区非常干净,几乎看不到灰尘。
“我们采用的是椰糠基质栽培、营养液灌溉的方式进行培育,生产的是全程可追溯的高品质果蔬,全部实现智能化、标准化。”湘家荡数字化农业工厂工作人员陈寒介绍。
与传统种植不同,一个个新技术将大棚“全副武装”起来,番茄从育苗到结果,实现了全周期的数字化,做到每一个细节都可控,而且产量非常可观。而科技感满满的设备也让工作人员在工作时劳动强度大大降低。
“在这里干活真好,不出远门就能挣份工资。”大棚里番茄植株上一个个红透了的番茄,映红了正在打老叶的工作人员李建英的笑脸。
自从到湘家荡农业数字化工厂上班以来,李建英才发现“田”居然还能这样“种”,同样是在种地,跟过去相比,手脚都不会弄脏。
在番茄林中,还有装着熊蜂的箱子。陈寒介绍,传统农业中,授粉是通过人工点激素进行的,可能产生激素残留的现象,现在智能农业采用从以色列引进的熊蜂作为生态连接,给番茄授粉,就能够避免这种问题。
玻璃温室大棚里,种植着是黑巧、黄葡、红莓、金橙、咖宝等10个品种的小番茄,犹如一座“番茄森林”,空气中还弥漫着沁人心脾的果香。
如今,长势旺盛的番茄已进入熟果期,番茄藤上硕果累累,一串串果实圆润饱满、层层叠叠,员工们正忙着采摘、包装、发货,上下飞舞的熊蜂不时落在番茄花蕊上。
“摘下来的番茄不用洗,直接就可以吃的,我们不打农药。”陈寒说着摘下一颗番茄递进了嘴里,一口咬下,汁水从嘴角沁出,还未咽完,又把手伸向了藤蔓。
除了令人“惊艳”的技术,这里出产的水果还有“惊艳”的产值,数字+农业在这里碰撞出大数据时代的新火花。
据了解,这里的番茄进入熟果期之后,基本上一周就可以收获一次,每年可以结40多穗果,产量及产值是传统温室的5倍以上。
“现在的订单主要发往北京、上海、天津等大城市,消费者遍布全国各地,深受高端市场欢迎,临近春节,更是供不应求。”陈寒说。(完)
这波温暖很给力!海拔4500米驻训点的年货到了→****** 近日 驻守在海拔4500米的 边防战士 收到了新年年货! 年货里有零食、特产 这波温暖很给力 西藏日喀则军分区某团官兵 常年驻守在 海拔4500米的点位上 那里高寒缺氧 自然环境极为恶劣 春节前,团里派出慰问组 为驻守在驻训点的官兵送来年货 官兵喜欢吃的零食 各个地方的特产…… 都安排上了 团里的物资车 一大早就出发了 3个多小时后 物资车到达驻训点 官兵们纷纷围上来卸载物资 笑容满满 西藏日喀则军分区某团股长徐能说: “官兵们在外驻训很辛苦 所以我们也给每个官兵 都准备了一份大礼包 想让大家都能感受到温暖” 曾经住地窝子 现在有了高原氧吧 该驻训点海拔高 环境恶劣 风力常年在7级以上 大风和沙尘给官兵们的 训练生活带来了许多不便 但经过官兵们几年的努力 驻训点的条件和最初相比 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刚来的时候 官兵们只能住地窝子和帐篷 现在 团里配发了活动板房 还建起了健身房、氧吧、娱乐室…… 生活训练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 辛苦了! 守护万家灯火的子弟兵 (文图:赵筱尘 巫邓炎) [责编:天天中] 阅读剩余全文() ![]() 大众彩票地图 |